12年,一个小城镇变身科技感十足的电商名城。
5年,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摘帽、贫困人口收入增长翻两番。
32天,一个10亿级数据指挥中心建成,用智能化重塑一座城。
…… 它们,凭借什么跑出加速度的蜕变之路?
星火燎原,滴水聚川。 国家、企业、民众多方合力,让擘画的蓝图照进现实,恢弘壮阔。
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那些令人振奋的数字与消息,其实早已镶嵌在现实载体中。
“硅谷”在宿迁
12年,由表及里地重塑一座城,天壤之差的魔法式蝶变,足够刷新很多人的认知。
街道两侧高楼林立,京东、当当、途牛、小米等互联网大厂logo纵横排布,电商第一街高端大气,整条街景科技感十足…… 走在这里,你会感觉置身北京中关村或深圳南山科技园。
但实际上,这是苏北城市宿迁的一道剪影。 就在十二年前,这里还是一座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产业结构相对传统的“小城”。
2009年11月20日,京东客服中心正式落户宿迁。 随着业务的发展,京东客服中心规模迅速壮大,员工从80人发展到上万人。 在此期间,京东云小镇、京东智慧城等众多项目也在宿迁持续落地生根。
京东业务在宿迁布局之际,宿迁本地也牢牢抓住数字化转型机会,依托京东支撑快速发展电商产业,找到了 “弯道超车”之路。
自2015年宿迁电商产业园区建立以来,仅用6个月就创成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仅一年多时间就获评“全国电子商务产业园区20强”,从2015年底到2017年底,创造了电商交易额两年翻番等诸多奇迹。
作为宿迁电商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家胜成为了“园区奇迹”的见证人。 他表示,对于京东一系列数字化项目的开展,宿迁从市领导到基层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借力京东电商业务持续影响,如今,电商产业园已发展成为宿迁电商的地理标志,宿迁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电商名城”。
城市的蜕变升级,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境遇,王万红便是其中的受益者。
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曹集乡的王万红父辈是传统的农户,年收入有限,生活拮据。 为补贴家用,18岁的她开始踏足社会工作,以补贴家用。 2009年,机缘巧合下,王万红意外发现了京东客服中心岗位,在看到“五险一金”、优渥的薪酬待遇及良好的办公环境后,她毅然决定成为一名京东客服。
随着“客服中心”规模成倍扩大,王万红也在岗位上愈发得心应手。 如今,凭借8年的一线客服经验,她已成为了一名京东的活动体验师,成功从“厂妹”蜕变为了深谙客户需求的“铁娘子”。
受益于京东电商业务及宿迁电商产业园区发展的劳动者还有很多。 孙家胜介绍,2015年园区刚成立时,仅有2000余名员工,而截至2020年底,在园区实现就业的人数已达3.7万人。 而这一数字,预计到2021年底时,将扩大到5万人。 可以说,这一增长速度是“几何式”的。
此外,伴随着宿迁电商产业崛起,年轻人的就业观也发生了较大改变。 以往,年轻人更倾向于从事公务员或国企员工岗位,部分年轻人则选择外出到一线城市打拼。 而现在,电商产业的逐渐扩大让整个城市更富活力与创造性,本地年轻劳动力也对当地互联网就业前景更有信心。 找工作时,他们不再紧盯“稳定”二字,而是将目光更多地放到了岗位未来的发展空间上。
“一方面,宿迁产业结构的变化让更多年轻人选择留在本地,近年来,劳动力回流状况明显。 另一方面,电商产业的发展壮大,也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才涌入宿迁。 ”孙家胜说道。
“跑步鸡”跑出致富路
5年,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摘帽”,并且贫困人口收入增长翻两番,背后的秘钥是什么?
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圆满成功,用“跑步鸡”跑出了脱贫致富加速度的武邑,无疑是鲜明而生动的注脚之一。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河北省武邑县委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武邑县委书记刘勇称:“能够在这样历史性的一天,留下武邑的名字,深感荣幸。 武邑扶贫,贵在精准,重在创新。 闻名全国的京东跑步鸡扶贫项目就诞生在武邑,正如同总书记所说的,电商在农副产品销售方面大有可为。 ”
武邑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黑龙港流域,土地瘠薄,十年九旱,自然条件较差,是国家级贫困县。 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底,武邑县仍有贫困村212个,贫困群众12803户30576人,贫困发生率10.96%,因缺技术、缺劳力、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致贫的占60%以上。
2016年初,京东集团与国家、省扶贫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后,武邑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跟进。 以京东生鲜产品高端市场需求为目标,受刘强东“发给一户贫困户100只鸡苗,发展散养跑步鸡”的创意启发,武邑县利用林下资源发展适度规模化、标准化散养,在京东智能监养技术,如智能环境监测系统,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等支持下,打造出扶贫“跑步鸡”品牌,由此催生了武邑京东扶贫“跑步鸡”高端生鲜农产品项目。
贫困户具体如何获益于“跑步鸡”项目? 刘勇表示,一是入股分红有“红金”。 当地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形式成立养殖扶贫合作社,每户入股一定金额用以支持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而入股的贫困户每年每户则可以分红3000元。 二是土地流转有租金,按每亩租地300元费用标准,按比例分发给将闲置土地流转用于建设养殖场的贫困户。 三是工资收入有“薪金”,养殖场雇佣当地村民在养殖场工作,并为其发放每月3000元左右的薪水。 此外,养殖场还会按需向当地农户购买蔬果等农副产品,进一步增加当地贫困户收入。
一次,刘勇在京东跑步鸡乐园实地调查时,被正在养殖场干活的贫困户栗希升老汉一把拉住,非要请他去家里吃饭。 在刘勇追问下,栗希升说出了他的心声。 他表示,过去过年连给小孙子包10块钱红包都舍不得。 自打政府安排他参加跑步鸡项目,一年地租收了2800元、分红分了3000元、到这里干活一年能挣9000多。 “现在有钱了,小孙子上大学的钱都是我给的,扬眉吐气了。 要不是扶贫政策和京东的帮助,哪有我老汉的今天啊! ”
刘勇表示,几年来,京东跑步鸡项目扶贫分红收益涉及武邑县6个乡镇,114个贫困村,已经累计帮扶超过1700余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的23%,贫困群众脱贫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2020年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达到12488元,与2016年相比,贫困人口收入增长翻了两番。
武邑县“跑步鸡”项目的成功,让京东嗅到了该扶贫模式的可复制性,随后在贵州施秉县等地进行复制推广。 借“跑步鸡”成功经验,京东集团还在河北阜平县、滦平县,陕西延川县等100余县市,推出了飞翔鸽、游水鸭、跑山猪等扶贫项目,创新了适应地方特色的产业扶贫模式。
自2015年京东启动农村电商战略,过去五年京东平台实现农产品交易额超5800亿元,成为农产品上行的主渠道。
2020年10月,京东提出在未来三年推出“奔富助长计划”,发挥自身供应链、物流、金融、技术、服务等五大核心能力,从智慧农业、新基建打造、产业带帮扶、供应链赋能、金融支持、生态体系等方面入手,打通农村全产业链条,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村万亿产值成长。
一座城的智能化“翅膀”
1个月零2天,用科技为一座城市插上智能化的翅膀,一个百亿级数据指挥中心,将会带来什么? 南通,已然走在了前列。
作为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内的具体实施,市域治理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便被认为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两会期间,来自南通的全国人大代表的一份《关于构建国家省市县镇五级全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体系的建议》引发热议。 该建议提出,以南通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为建设样板,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开展试点,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早在去年,江苏省南通市就在京东科技助力下建成了全国首个市域治理现代化中心。
该中心依托京东科技打造的巨体量“智能城市操作系统”,通过前沿AI技术、大数据监测等把产业、民生、政务等全面打通, 64个部门、10个县市区的数百亿量级数据终被激活,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服务城市发展未来。
南通市交通运输局驻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沈朝辉对于指挥中心提升城市治理工作效率的作用深有体会。 今年3月,他便通过指挥中心的数据共享等特点,及时发现并处理了一例非法储存危险化学品事件,为百姓清除了身边的安全隐患。
“以前,我们要发现此类违规行为是很难的,因为管理部门各管一块,彼此的数据是不相通的。” 沈朝辉说,“现在因为大数据的汇集共享,我们能通过交通部门的车辆轨迹数据发现其异常驻留点的线索,再和工信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及公安部门进行信息共享与联动,便可以精准发现这类违规行为。 ”
其实,沈朝辉不仅是指挥中心的使用者,同样也是其建设者。 据他描述,从指挥中心开始建设起,不管是建设者还是管理者,都秉承着“分秒必争、全力以赴”的狼性精神。 尤其是在建设期间,可以说全部参与者每天都加班至凌晨。 而这一工作状态带来的结果是,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仅用1个月零2天时间便建设完成,创造了“南通速度”。
可以想见,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京东科技的技术持续助力下,工作者们全身心的投入下,将有更多的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走上发展快车道,助力城市跑出加速度。
-------------------结语-------------------
追溯一座座城市跑出加速度的时间脉络,更能鲜明地感知到我们国家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找寻到民众奔富、乡村振兴、城市转型升级的密码。
在这背后,除了政府与民众的努力,企业力量同样不可或缺。 共创未来,期待有更多的京东力量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