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社区 > 博文 > 畅谈 | 物联网时代关于车机屏的思考
分享
  • 打开微信扫码分享

  • 点击前往QQ分享

  • 点击前往微博分享

  • 点击复制链接

畅谈 | 物联网时代关于车机屏的思考

  • 京东科技IoT团队
  • 2021-01-27
  • IP归属:未知
  • 103520浏览

背景介绍

因为最近在做物联网车机屏相关的应用,对这个行业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同时也十分期待科技为智能车联提供巨大改变,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车机屏的发展。我们都知道车机屏最早是没有屏幕的,在那些需要手动调频接收广播的时代,有车的人在广播中听到一首喜欢的歌或许会停下来静静听完,然后带着好心情上路。随着电子介质的转变,磁带,CD机,Flash闪存等大量进入市场,从电阻屏到电容屏,从6寸到10寸,汽车所内置的车机屏也随着国际排放标准一代代更迭。同样,硬件的变革也推动着软件的和系统的进化,车机系统经历了WinCE,Linux的洗礼,在2014年随着开放汽车联盟(由谷歌公司和汽车公司组成的团体)成立,车机屏进入Android新阶段。

 

现如今,在国内基建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最新提出的物联网十三五规划(2016-2020)中,车联网赫然在列。我们不禁会思考,信息化,物联网,云计算能为汽车中这块小小的屏幕带来什么新的红利吗? 能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吗?

 

目前现状

 

  • 从功能上看,车机屏可以除了提前安装好的应用譬如:天气,广播,高德地图,音乐播放器,蓝牙通话等等。还有一些车主的定制化需求,譬如出门时想知道车辆所在城市是否限号,前方路况是否拥堵时都是需要有服务提供商为车主提供数据或接口服务的。

  • 从使用场景上看,在开车的过程中,车主需要依赖智能中控帮我完成一些事情,比如通过语音打开特定的歌曲,比如查询最近的加油站,比如操作家里的空调热水器提前打开,这些都是需要在汽车行驶当中没有办法投入多余精力完成或者说需要停车才能完成的这些工作。

 

而这两个需求的背后,其实是对应着更加丰富的应用需求和更加智能的交互体验,而目前车企前装提供的应用服务参差不齐,有些车厂在出厂之前会内置自家的导航系统,也有不愿意自己开发直接内置高德地图的,有些厂商会系统定期升级,设有专门的部门和渠道解决车机屏的使用问题,也有后续维护靠运气的厂商对车主不管不问。小编猜测可能会基于成本的考量,数据显示,中国的有车一族,25万以内的车辆占据大约80%的体量,非高端汽车仍是主流,配置的车机屏基本是4G内存到8G内存之间。存储空间在32G左右并且搭载安卓系统的普通配置。



             

对于内置应用基本就是高德地图,网易音乐,喜马拉雅等这些常见应用,说到应用就不得不提应用市场,因为安卓生态的开放性,车机如果乱装未经适配的app,会被不合适的控制逻辑和无脑的广告所困扰,所以一般车机会对系统进行修改,屏蔽应用市场或者直接拿原生安卓修改来提高用户擅自安装应用的使用成本。导致车主用户想要更多功能的诉求大多是得不到回应的,当然也有一上来就自研车机系统的车企大佬特斯拉。基于以上现状我们可以不妨大胆的预测一下,在未来车机的发展会有哪些趋势。

               

趋势一:是由内置应用变成超级应用

内置应用的缺点大家也知道,就是因为受内存限制和存储空间的限制,你不可能装很多很多的app,在摩尔定律的的影响下,即使为车机安装8G内存32G的存储,也不一定能满足车机后续的使用需求,免不了要升级换代,而车机更换需要实体拆机重新安装十分的麻烦。所以如果车机安装了超级应用,类似微信,支付宝这样的应用会内置一套解析小程序的服务体系,通过其他应用的兼容开发和数据互通来实现小体积即用即走随时更新的优异性能,就可以解决用户的问题。

 

目前超级应用的普遍做法是主应用提供用户体系,子应用一键关联或者数据绑定的方式来对车主身份信息进行识别由此一来就不用车主去每个应用都登录一遍,并且挨个去应用商店去下载,所以使用性和便捷性上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趋势二:前装车厂挤压后装车机市场

后装车机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和车企的战略方向有关,车企是否要组建软件团队,是否要定义自有车机的功能和应用,在没有强大的软件研发能力下,推出的这些前装的应用有可能并不是很好用,而且也不会给你开这个二次开发让你去自己对它进行定制。所以,做后装的企业瞄准了这个时机,可以迅速推出高于车企的硬件车机配置,集成常见的软件加以合适的用户UI和体验,在有一定车龄的汽车上是有一定市场的。

 

但后装同样有一个缺点、他后续的维护会有非常大的成本。本来可能只是一个软件研发团队,但是遇到客户投诉,系统不兼容的情况还要充当客服售后,那久而久之就是后装的成本就会入不敷出,这个价格本来就卖的很便宜,一千多元的一个安卓机,然后还要去管你的维修和调试,就非常的不划算,并且后装车机有一个核心短板就是不会碰车辆的核心中控。就是影响驾驶的功能,基本上车机也只能做一些核心控制外的影音体验。在用了三五年期之后,你就会发现这个车机已经落后了,就需要淘汰了,你需要重新再买车机,所以从反面看也是车企前装车机的一个优势发力点。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小插曲:苹果的 Apple Carplay可以一键投屏,车机屏只是作为显示器使用,小米的智能后视镜尝试从车机分流视线到后视镜屏幕上。都是一种侧面的相互促进。


趋势三:影音娱乐展示过渡到整车管家控制

后装车机只会做一些简单的功能,是因为没法接入汽车的这个真正的控制系统,那如果说我们把这个前装系统结合了:倒车影像,卫星,雷达包括座位联动,天窗联动等功能,通过语音交互或者方向盘物理控制来输出更为深度的服务,包括有些车企已经和京东云出品的小京鱼app定制开发了车控家小程序,可以实现车内控制屋内智能设备,这对用户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也是车企进步的一个方向。说到这里业内有个段子说某车企高呼未来还让用户拿手机支架+手机来导航那就是我们汽车人的耻辱! 虽然是玩笑,但足以表现车企对前装车机和智能化控制方向的决心。


趋势四:从单点到网状的汽车后市场

在驾驶过程中,想找饭店吃饭或者导航去打蜡洗车,可能依靠的是车主对道路的熟悉程度或者喜好倾向,但如果前装的应用里具备了大众点评,汽车维保,汽车保险,那么车机屏就可以很自然的将 '食' 和 '行'结合起来,并且未来车机屏中的应用有一个很好的商家导流效果,类似大众点评提供商会将搜索结果进行距离筛选和排名控制,为您寻找最近的饭店,而不是说我排名最高的,或者在行程中油量预警时会帮车主把沿途的加油站给搜搜索出来,而非反方向的加油站,有了这些前装应用,将汽车厂商和各个功能提供方捆绑到一块儿之后,把自己作为一个流量的输出口给到用户,然后让用户按安然的去享受这些汽车应用提供的这个服务,所以这也是一个关于流量落地的现象,它未来可以成多更多的功能和作为中枢。创造更多的价值。


趋势五:操作系统强语音弱文字的交互形态

车机操作和正常我们手机上的触屏操作是非常不一样的,这个操作一方面车行车过程中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危险,需要集中精力的一个一个状态,所以汽车上不会说有太多的这个信息视觉的传达比如大长文章,长列表等。同时,在不同的应用中都需要用户手动输入账号密码登录。所以在身份认证的环节,我们更提倡扫码或者蓝牙调取设备码等鉴权方式,来更好的服务车机用户,在信息流展示环节通过单轮语音和多轮语音的技术将信息流做成类似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语音选择项通过语音去选择,来减少用户看车机屏的这么一个动作,当然在更远的未来甚至可以畅想手势操控,脑波操控等更为便捷的交互形态。

               

说完趋势,那目前车企和互联网厂商应该有哪些发展方向呢?

 

  • 共建车机屏交互形态,提高界面易用性,操作流程简单化,控制反馈智能化

  • 业内参与构建数据关联机制,用户登录不再繁琐

  • 关注数据安全,车厂毕竟不是互联网企业,在面临黑产的攻击下不易招架

 

最后聊聊前装的车企自研软件的优劣势

优势

  1. 与丰富的线下店面和渠道挂钩,维护起来方便

  2. 收集用户习惯,建立用户壁垒,提高用户在换车时的迁移成本,当一个用户用工用惯了你的产品之后,他去买其他产品的时候会把你当下的产品仍然放在第一位去做比较

  3. 提高整车溢价,在提供优秀的应用和场景后,还会给汽车单价带来一个很好的品牌溢价

  4. 为打造生态系统做准备,因为市场竞争免不了落入寡头竞争,提前入局做生态系统打造,后续头部企业才具有标准的定义权

 

劣势

  1. 虽然车企拥有过硬的硬件研发体系和测试标准,但是投入软件行业还是会有一些阻碍和不适应,譬如用户体验和软件升级维护等问题

  2. 用户数据上云涉及到技术壁垒,还有经验,可以考虑选一个合适的厂商进行合作

 

京东IoT团队在车联网领域已深耕数年,已经沉淀了成熟且通用的解决方案,包括:车厂系统的定制化开发,车机屏应用定制开发,自研产品京东云物应用可以让车机具备超级应用和小程序的功能。针对车厂已有软件研发团队,还提供设备OTA升级,用户数据加密上云,MFA身份认证,DDos防攻击等服务。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或评论说出你的想法噢~


作者: 程富碑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