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社区 > 博文 > 扯淡的DevOps,我们开发根本不想做运维!
分享
  • 打开微信扫码分享

  • 点击前往QQ分享

  • 点击前往微博分享

  • 点击复制链接

扯淡的DevOps,我们开发根本不想做运维!

  • xiaojing7
  • 2024-02-04
  • IP归属:北京
  • 109浏览

    引言

    全文大约 5500 字,阅读完毕大约需要 7 分钟。
    最初考虑引用“ DevOps 已死,平台工程才是未来”作为标题,但这样的表达可能太过于绝对。最终,决定用了“扯淡的”这个词来描述 DevOps,但这并不是一种文明的表达方式。
    文章旨在重新审视 DevOps 和平台工程,将分别探讨 DevOps 和平台工程的概念,并重点分析平台工程所倡导的一些核心内容。同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给从事内部开发平台(IDP)工作的同学们带来一些思考。

    DevOps的目标

    在 2009 年,DevOps 这一概念就被提出,重点强调团队协作、自动化工具和流程改进,旨在提高软件开发和部署的速度和质量。然而,提出之后有近 15 年了,发现这一方法并未如预期完美实现了目标。在我们公司内部,我们也会发现软件交付成本仍然还是较高,从部署发布工具的角度来看,无论是 J-ONE、JDOS 还是目前的行云部署,对于研发人员日常部署发布仍存在一定的成本,但这种现象好像不仅仅是工具层面的问题。

    DevOps 本身是一种理念,强调团队协作,使开发团队和运维团队能够紧密合作。尽管强调了自动化和工具的重要性,但它并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的发展方向。因此,出现了平台工程(Platform Engineering)这一理念。虽然最早是谁提出的已无法考证,但在 2022 年 7 月份,一条Twitter上的消息“DevOps is dead, long live Platform Engineering” 在国内外的 DevOps 圈子迅速传播开来,并得到了广泛的回应。

    平台工程(Platform Engineering)是一种新的运维理念,强调内部开发平台应该提供技术研发人员自服务的能力。其核心观点之一是通过屏蔽基础设施的复杂性,为技术研发人员提供灵活的工具链和工作流程。这样,可以利用平台的基本能力,自主解决问题,无需依赖平台层的参与,使得开发团队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提高软件交付的速度和质量。

    平台工程的定义

    平台工程是设计和构建工具链和工作流的学科,可在云原生时代为软件工程组织提供自助服务功能。平台工程师提供的集成产品通常被称为“内部开发人员平台”,涵盖了应用程序整个生命周期的运营需求。                                                       --定义来自 platformengineering.org
                                                               
    (关于平台工程的定义较多,但大部分意思较一致:主要是倡导自助服务减少底层基础支撑工具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减化工作流程减少最终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认知成本,从而改善了最终用户的体验,和提高生产效率)

    平台工程和 DevOps 都是软件开发和运维领域的概念,它们共同关注提高软件开发和部署的效率和质量,但它们的重点和方法有所不同。平台工程着重于构建可重用的平台架构,提供场景化的能力,提供自助化的体验。而 DevOps 则侧重于团队协作、自动化工具和流程改进,以提高软件开发和部署的速度和质量。

    在 2023 年,Gartner 已将平台工程列为顶级战略趋势之一。最近发布的 2024 年十大技术趋势中,Gartner 再次提到了平台工程,并且将其提升了一个级别,这表明平台工程在业界的认可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一直追求 DevOps,并从能力成熟度的角度推动提升。然而,对于投入和产出的量化评估却相对模糊。平台工程提出了一些衡量其价值产出的方式,包括自助式体验和尽可能减少人力投入。通过致力于建设自助化、场景化的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平台。


    回到本文的标题,我们来谈谈为什么开发人员不愿意承担运维的工作。

    开发为什么不想做运维

    DevOps 强调团队协作,并鼓励开发人员承担一定的运维工作。然而,在现实中,为什么这一点往往难以实现?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 专注于核心开发任务:开发人员通常更倾向于日常软件开发任务,他们可能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在其他方面,否则会影响日常任务的工作进展。
    • 不熟悉或不感兴趣:开发人员可能没有足够的经验来处理运维的工作,或者他们对运维工作不感兴趣,导致在运维方面缺乏积极性。
    • 运维的锅太重、事太杂:运维工作涉及到生产环境,因此其责任和影响范围较大。任何运维失误都可能导致系统故障、服务中断或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开发人员来说,承担运维工作可能带来额外的压力和责任。此外,运维工作通常包括各种琐碎而繁杂的任务,包括7*24值班。
    • 缺乏好用的工具和平台支持:缺乏易用且高效的自动化工具和平台,运维工作就会更加依赖手工操作,从而增加了运维的成本和复杂性。


    以上可能是开发人员不太愿意承担运维工作的一些可能的理由。我接下来看下运维的本质是什么?

    运维工作的本质

    运维工作重点是保障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它不仅需要 7x24小时监控线上环境的稳定性,还需要处理各种日常的运维任务。这些任务可能包括资源管理、日常巡检、故障排查与修复、工单处理等。

    最近,一些大厂经历了重大的线上稳定性故障,这给业界带来了很大的关注。以下是最近发生的两个关注度比较高的P0级故障:

    11.12阿里云故障:
    阿里云发生了一场史诗级大翻车,全球所有区域同时出现故障,创造了闻所未闻的行业新记录,由于AK的异常的代码存在逻辑缺陷,导致有效请求都不在白名单中,造成了“阿里全系产品崩了”共计三个半小时的故障。最终,采取了分批重启 AK 服务的措施,才陆续进行恢复。
    11.27滴滴故障:
    根据网上流传的信息,滴滴这次的超长宕机事件的原因是,选择了成本较低的K8S的原地升级方案,由于错误的升级操作,导致升级变成了降级,干掉了所有的pod,最终,具体的恢复过程尚不清楚,直至28日下午,滴滴APP才基本恢复正常。

    最近的这些线上故障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极大的警示,所有企业都一样面临着线上稳定性挑战。

    带来的一些思考

    安全生产,警钟长鸣:面对线上问题,我们绝不能单纯地追求速度和省事,对于任何线上操作,都必须保持敬畏之心。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无论是开发人员编写的错误代码逻辑,还是运维人员错误的升级操作,最终都有可能给公司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上图来源于网络)

    生产环境的稳定性,最难得不是技术,而是依赖无数细节的落地,稳定性的保障需要大量的投入,然而这个事最大的问题就是,难被认可,以及怎么来衡量做的好呢?网上曾经一个段子,大概意思就是“那些代码写的没有 Bug 的人,往往默默无闻,甚至可能被干掉;相反,那些经常写 Bug 的同学,因为日常忙碌于修复 Bug ,反而能风生水起”,当然,开发不愿意承担运维的原因,确实是因为线上稳定性的责任重大,同时运维工作的负担也很重,并且缺乏适用的工具和平台来支持。


    然而,平台工程被提出,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软件交付流程。接下来聊一聊,与 DevOps 相比【平台工程】的成功关键因素有哪些。

    平台工程成功的关键因素

    如何在公司内推动平台工程

    作为一个相对新颖的概念,平台工程已连续两年获得 Gartner 的认可,将其推向了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重要地位。要在公司内推动平台工程,我认为需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 平台范围:内部有许多工具,首先要确立权威或认证的工具,进行持续投入与迭代,而非各自发展,以免造成重复建设和成本的浪费。
    • 平台文化:平台到底是为谁而做,为谁服务,技术研发人员是我们的上帝,建立以服务技术研发人员为主的平台文化,同时满足公司管理角度。
    • 平台目标:核心目标是构建场景化的工具,使技术人员能在平台中自助化使用,把场景化、自助化作为核心目标。
    • 平台Owner:企业内的IPD不可能集中在同一个部门,因此确定特定场景的 Owner 至关重要,可以消除职责边界不清晰的问题。
    • 需求来源:一切以研发需求为主,要兼顾研发人员的使用体验,避免大而全的版本升级改动,导致研发迁移系统,迁移资源,从而带来的额外使用成本。
    • 平台API:内部平台天然就应具备丰富API,满足内部研发的需求,并也应提供详细的文档让技术人员使用。

    综上,从全局的维度讨论了如何在内部推动平台工程。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平台工程下的工具应具备哪些特质:

    平台工程下建设什么样的工具

    个人认为,相较于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内部工具更为重要。因为消费者产品用户有选择权,但内部人员并无太多选择余地,最多只是抱怨几句,却仍需继续使用。要打造令内部人员满意的工具,个人觉得至少需要以下关键属性:

    • 产品化:内部的工具平台一定要产品化,定位于服务全集团,而非局限自己所在部门的几个人,或者几十人使用,一定要把目标用户定位是集团内所有研发同学,只有这样才能把工具做好。
    • 用户体验:重视用户体验,除了提供基础的GUI界面,API等能力之外,另外也要注意屏蔽复杂的后端逻辑,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 集成化:这里讲集成,不仅是像目前行云/泰山一样通过工具市场把各个工具集成到平台上就行了,这些仅完成了第一步,还是以研发使用场景为目标,以应用为视角工作区,例如在发布时,整合监控、日志、预案、告警等可观测的视图,让用户在一个地方满足所有该场景的需求。
    • 自助化:用户无需平台同学的协助,能满足一切功能,这里举个例子,我们去银行取钱,在柜台人工可以取,但需银行人员的协助,但我们通过ATM,一样也可以完全自助的取钱。

    平台工程下的内部开发团队

    在平台工程背景下,内开发团队可能会有以下共性情况,例如这四方面:

    • 产品化:内部工具再需求把控方面特别容易被定制,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演变成了某个人或者某个小部门的定制产品。
    • 优先级:经常接到或面临“某C-x老板”的高优先级需求。
    • 认可性:由于与业务脱节,难以衡量价值,长期下来,对产出的价值认可可能会产生疑虑。
    • 重复建设:内部工具和平台的重复建设问题较为严重。

    个人觉得内部平台团队应要坚持做以下几件事:

    • 持续收集用户需求,并对平台长远规划路线图。
    • 完善用户使用手册和最佳实践,提升用户体验。
    • 保持开放心态,一定要提供API。
    • 持续推广和运营所负责的平台。(生孩子和养孩子)
    • 针对重复建设问题,加强合作共建,避免陷入小范围的自嗨式“个人/部门工具”建设

    如何衡量平台工程的成功呢?

    主要在于要从一些指标维度进行衡量评估。如果一个平台或者工具,在做了一年后,对于自身的使用情况一无所知,而仅专注在做功能开发,那么怎么来衡量这个平台带来的价值呢?我觉得最关键的在于要寻找一个关键的指标,这个指标可以是业务维度,也可以是产品维度或组织维度,我抛出几个维度仅供参考:

    • 用户维度(第一个就是要用户维度,提升用户体验)
      • 周活跃用户数
      • 赋能业务数
      • NPS净推荐值
    • 产品维度
      • 访问效率
      • 执行效率
      • 执行成功率
    • 组织维度
      • XX周期
      • XX用时


    平台工程的未来

    针对平台工程的未来发展,目前国内外的情况如下:

    国外的情况

    当前,国外各大厂像Google、Spotify、Netflix、Walmart等一大批公司均在积极推动平台工程在企业内部的实施,11月份,CNCF正式发布了平台工程的能力成熟度模型,分别从5个维度上划分了4个级别,CNCF发布的成熟度模型维度比较粗粒度,主要从团队/人员、平台应用、用户体验、自服务以及平台迭代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未对平台功能维度进行详细划分。

    国内的情况

    在国内,目前平台工程也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特别是原来就负责DevOps工具相关的人员,更加关注平台工程带来的新的概念和倡导方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也正在组织行业内的专家,共同梳理一份符合国内现状的平台工程能力要求标准,会明确平台工程功能维度。我目前也参与了部分工作,如有对此感兴趣的同事,欢迎联系我一同参与。

    最后,放个一个Gartner预测的数据,Gartner预测,到 2026 年, 80% 的软件工程组织将建立平台团队,其中 75% 将包含开发者自助服务门户。80%的软件工程组织将建立平台团队作为可重复使用的服务、组件和工具的内部提供者,用于应用程序交付。

    可见,平台工程不仅仅是一种趋势,它是软件交付的未来


    最后,最后,重点来了,推荐一批内部的运维域的工具,大家如有需求和建议,联系我

    推荐一些运维域工具

    资源管理(泰山CMDB)

    致力于构建京东统一资源管理数据中心,CMDB是自动化和智能化运维的基石。目前,已实现资源管理、标签管理、多维度数据查询等功能,并提供标准API接口,为自动化运维等多种消费场景提供数据支撑。(点我了解更多

    运维底座(泰山虎符)

    京东统一主机Agent管理平台,作为基础运维的统一底座,是IT运维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主机Agent管理提供支持,同时提供Open-API,助力监控平台、混沌工程、堡垒机、麒麟、行云部署、Serverless等核心业务的命令执行。(点我了解更多

    主机安全(泰山堡垒机)

    集团统一的堡垒机平台,是完全自主研发的,具备全方位权限管控与安全审计能力,致力于帮助京东构建统一、高效、安全的运维通道,确保运维工作合规、降低人为安全风险,同时提升运维效率。点我了解更多

    运维自动化(泰山麒麟)

    为运维人员打造的运维自动化平台,支持自助编写代码、自动执行命令和编排能力。通过自动化执行运维功能、运维命令以及运维编排能力,实现运维的自动化,从而提升运维效率。该平台助力运维人员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降低人为错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点我了解更多

    上云工具(泰山云管)

    提供京东云资源的统一纳管,涵盖公有云、云舰资源申请及管理,实现一体化管控与自助化功能,助力集团用户轻松使用T-PaaS资源。通过便捷的操作,降低使用门槛,为用户带来高效、无忧的云资源管理体验。(点我了解更多